
昔为株洲县今为渌口区的朱亭镇,记不清我来过多少次。但其所辖十八个行政村中的浦湾村,我却是第一次叩访。
由渌口区作协主席姜满珍邀约,我们一行十余人,分乘几辆车,于这个夏日上午八时许齐聚浦湾村村部。万宁、晏建怀、佘意明、罗小玲、唐璐、曾立力、咏洲、段淑芳……此中有作家、摄影家、新闻记者,多为老朋友,也有初次见面的,如区摄影家协会主席咏洲,一交谈才知他是老友、老作家尹瑞生先生的公子。
代表镇政府及浦湾村,负责接待兼讲解的是陈和平先生。我和他也是初次见面。他六十出头,身板硬扎,面色黑里透红,说话的声音很亮爽。他曾是株洲市的正处级干部,2016年退隐林泉,却主动请缨到属于贫困村的浦湾村来当书记。他出生于朱亭,读书、教书于朱亭,还任过多年的校长,育人多矣,后来到市里来工作,我们供职的单位都在天元区,居然没有碰过面,这世界说小也小、说大也大!
播放影视纪录片时,我注意到配音歌曲的作词者中,就有“陈和平”的名字。这说明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。他介绍浦湾村及周围几个村的脱贫致富情况时,不但条理分明,而且声情并茂。“书记”只是个名号和责任,做什么事都是“义工”性质,不拿任何报酬。在讲解中,他从不使用“我”这个称谓,说的是“我们”:“我们”如何让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;“我们”如何扶贫先扶志;“我们”如何招商引资,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,打造四季飘香的“鲜果小镇”……
老陈吃住在浦湾村。村干部告诉我:他起得早睡得迟,想的就是不但要让村民在经济上富起来,还要在思想、文化、教育上走向理想的境界;他和大家一道,建起宣扬本村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两位英雄事迹的“英雄墙”,开展有益的读书和文体活动,扶助贫困家庭的子女安心读书,举办村民坦诚相见的交心会……于是这里人有大志,村有好景,家有新风。
就在老陈快干满三个年头的书记时,他的妻子因跌伤造成身体多处骨折,急需有人照顾。老陈只好暂时卸任,但镇政府仍请他担任几个重要事项的顾问。于是,他在处理好家事之余,每周仍有好几天盘桓于镇里与村中。今天,他就是受镇政府之托,来为我们作向导与讲解的。
老陈告诉我:“浦湾村和朱亭镇的所有村子,于年底前整体脱贫是没有问题的,因为我们引进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。它们扎根于厚沃的土地,产品无不与民生相关,市场前景会一年比一年好?!?/p>
我们在老陈的引导下,或步行或乘车,看浦湾村的“红美人柑橘园”“醉美蓝莓园”“黄桃基地”,真是色彩缤纷,乱人眼目。在高大、明亮的鲜果培育示范车间,盆栽的白果、金桔、佛手……叶与果散发的清香,沾满了我们的衣衫,流进了我们的心底,如饮甘醴。佛手又称佛手柑,是国画中常见的画材,其形如仙佛之手,未熟时青翠欲滴,成熟后黄如金铸。记得一位画家画《佛手图》,题诗曰:“莫道佛手好,众手亦是金,地垅勤耕作,何处不年丰?!?/p>
夏日炎炎,我们兴致勃勃去看了久在全国享誉的“朱亭人工林?!?,四十里长的林区观光大道正在拓修,古烽火台、瞭望塔即将修复或重建。登上峰顶,前可见湘江澄碧如带,杜甫曾题咏的挽洲宛如不沉的艨艟巨舰;身后簇拥的是波翻浪涌的无边林海,澎湃的林涛声震天撼地。
老陈问我:“你可来过这里?”
我说:“1975年来过。株洲因安置知识青年的‘厂社挂钩’,成为全国的典型,我与几个文学作者,来此走访林场的几个知青点。”
老陈笑着说:“屈指算来,你年纪应在七十以上?!?/p>
我点头,说:“是啊??烧饫锴嗌讲焕希趾8?,众手皆是点金手啊!”
我们在将建观景台的峰顶,站成一排合影。
摄影家咏洲,为我们留下难忘的时光。
责编:周媛
初审:周媛 二审:唐?;?nbsp; 终审:易湘锋
下载APP
分享到